安全管理 天天日报


来源: 个人图书馆-求是1025

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涌现特性,安全是系统相关“人-机-环”等要素复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涌现特性,安全是系统相关“人-机-环”等要素复杂动态交互作用的反映。要实现系统安全,需运用管理和技术手段赋予所构建的系统具有规定的安全性,实施对系统运行相关安全影响因素的持续管控,保证系统安全水平处于可接受的风险限度以内。因此,贯穿于系统全寿命周期,需要对系统安全工作及其涉及的人、财、物等各种活动进行管理,以经济有效地达成系统的安全目标。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规模生产所导致的伤亡事件日益频发,损失与效益矛盾十分突出,引发了对相关事故致因和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初期的事故频发倾向等理论将工业事故责任主要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防止和减少飞机飞行等事故而产生了事故判定技术,使得设备、工作环境等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引起人为失误继而导致事故得到关注,促进了对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在造成事故之前的识别和纠正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产品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较多的重大危害事件,导致事故预防中的生产条件和设备及其产品的安全得到重视,产生了事故能量意外释放是导致伤害的直接原因、技术和管理缺陷是造成这种失控的间接原因的认识,推动了对能量意外释放管控的研究实践。20世纪60年代,伴随战略武器等复杂系统研发所面临的灾难性事故问题,安全性系统工程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通过在全寿命周期运用工程和管理技术,发挥安全性分析和事故模型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管控系统安全风险实现最佳安全目标的工程化实施。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技术、知识工程等发展应用,对安全风险及其关联因素的精准化分析控制使安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不断拓展。

安全管理包括对所构建系统的安全性赋予管理和对系统运营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两大方面。对系统的安全性赋予管理是立足本质安全系统构建的原则,通过安全性系统工程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保证安全性分析和设计验证的实施,实现考虑环境影响的系统相关安全要求体系的论证、定性定量分解与层次化映射,据此建立系统可能的潜在事故链及关联“人-机”等要素的整体安全约束机制,使各事故链风险和综合的系统总风险满足规定的安全性要求。系统运营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是在系统投入使用后,持续运用管理手段保证对系统各层级相关安全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把握系统运营安全状况,据此协调控制系统安全影响要素活动于规定的约束范围,发现可能的高风险状态和危险涌现征兆,提升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处置能力,实现系统全寿命安全目标的达成。作为社会技术系统职能之一,安全管理的运用贯穿于各类系统全寿命过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