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历史名人 全球即时看


来源: 环球旅程网

一、芬兰历史名人1914年,安德罗波夫是俄罗斯族,出生于沙俄帝国一个铁

一、芬兰历史名人

1914年,安德罗波夫是俄罗斯族,出生于沙俄帝国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阿塞拜疆人。十六岁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做过电报员、电影放映员和水手,每做任何一项工作,年轻的他都非常认真负责,因此被推荐到一所水运学校读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雷宾斯克一家造船厂工作,负责共青团工作,因工作非常出色,年仅24岁就出任了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共青团最高领导。

一年后卫国战争爆发,安德罗波夫参加了卡累利阿游击队,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期间不断得到上司提拔。二战结束后不久,30岁的安德罗波夫成为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第二号人物。进入50年代初期,他被调到莫斯科外交部,成为苏联驻匈牙利大使。1956年,匈牙利爆发了反苏武装行动,他立即建议莫斯科出兵镇压,迅速平息了这次事件。回国后他受到重用,一路升迁,挤入了高层领导圈子。


【资料图】

但在权力竞逐中,政敌将他赶出核心圈,让其主掌克格勃组织。在政敌看来,苏联史上根本没有从克格勃成为国家元首的先例。1967年5月,安德罗波夫开始主掌克格勃组织,并且一直连干15年。在他的领导下,克格勃人员扩编,预算增加,活动范围扩大,由惩罚机关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机关。他因患眼疾而戴上的“蛤蟆镜”,被看作克格勃总头目的标志,受到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特别赏识。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接过一个危机四伏的政权。上台第三天,他在高层会议中说:“苏联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世界帝国主义,而是来自人民的贫困穷苦。”他深知人民最痛恨官场腐败,于是大刀阔斧进行反腐,将巨贪——原内务部长和工业出口局长枪毙,勃列日涅夫的女婿送进监狱。在他执政期间,总共处理了90多人部长级干部,150个州级领导中47名被撤职,杀伐果断的作风令官场为之一振。

二、芬兰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

1、朝鲜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

2、俄罗斯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3、蒙古

蒙古国,简称蒙古,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

4、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5、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东南和东面与中国相接。北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界乌兹别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

三、芬兰历史简介

芬兰人的基因是世界上和我们华夏名族DNA最为接近的民族,华夏名族的DNA和日本人的基因已经够接近了吧,但是芬兰人的比日本人的还要接近于中国人,所以芬兰人又叫华夏-芬兰人种,说芬兰人是华夏人的表兄弟一点没毛病,而且还是唯一的。

整个人类的迁徙发展历程看下来,芬兰人和华夏族、藏族、蒙古族(匈奴后裔)分离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只是芬兰人走得更远,所以经历了更多的混血。所以,芬兰人就是黄种人没毛病,芬兰人的的确确有黄种人的血统了。

芬兰人风俗习惯:

注意饮食质量

芬兰人平时多食用一些无农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而且能够合理搭配。芬兰人偏爱鱼肉和牛肉,多以北冰洋的大马哈鱼为主,其肉质新鲜。他们烹调方法合理,很少煎炸,一般放在烤箱内烤着吃。蔬菜在进口时严格检测,如果农药浓度超标,则坚决禁止入境。

喜食天然食品

芬兰人常到林中采摘莓子,做成果浆、饮料和酒类,在冬天尽情享用。夏天,他们都吃天然的蘑菇,即采即食。芬兰人还有喝凉牛奶的习惯,将新鲜的牛奶放在冰箱里,拿出即喝。这也是芬兰人长寿原因之一。

喜欢吃黑麦

黑麦是一种健康食品,芬兰人格外地喜欢黑麦发酵面包,因为它内含的微生物可促进营养物质更快地被吸收。这一过程也加速了其抗氧化作用的发挥,抑制了有害自由基的形成。黑麦发酵面包,是芬兰人保持年轻与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芬兰的名胜古迹

图尔库,芬兰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基地,图尔库-波里省省会,又名奥布。位于国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亚湾畔,东距首都赫尔辛基170千米,为芬兰旧都(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兰首都)。

图尔库手工业博物馆

这座露天博物馆,30多个大小不一、保存完好的院落一个挨一个紧凑地排列在纵横交错的沙石路两旁。

每个院落都是一个独立的手工业作坊,院落里一般都有四五间到十来间平房,房子从里到外都是木制结构,院墙也是用2米高的木栅栏围起的。沿街的院门口挂着各种各样的作坊招牌;鞋匠的大门口托着一只醒目的长筒靴;乐器匠的窗下则挂着一只灵巧的小提琴;铜匠的屋檐下高悬着一把古朴的铜壶;钟表匠的门前是一只正在走动的巨型怀表……此外,还有木匠、锡匠、金银首饰匠和制梳、织布、编筐、制陶等手工艺作坊。

图尔库古城堡

古城堡和大教堂都坐落在奥拉河畔,目前是图尔库市博物馆所在地,已成为图尔库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年约有20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既能看到王公贵族留下的各种珍宝,也能看到关押囚犯的地牢。

图尔库大教堂

早先在小教堂内设有供奉各种圣徒的圣坛,后来逐渐烃成墓穴。

16世纪末,在大教堂的地下开始修建石棺和墓穴。因此,教堂内安葬有历史上的一些某种名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在芬兰通过度过晚年的瑞典国王埃里克(14世的配偶卡琳皇后。芬兰第一位主教的遗骸也保存在这里。大都堂曾多次被大火烧毁,但又多次被大火烧毁,但又多次被重建,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海拔101米高的教堂钟楼就是1827年大火后重建的,它已成为图尔库的标志。

五、芬兰的历史文化

什么是芬兰的(Finnishness)?

我们是芬兰唯一专注于摄影文化的博物馆,涵盖从纪实到商业图片,从私人照相馆的人像摄影到以影像为媒介的当代艺术作品。国际影像当然也不被排除在外,但是重点放在芬兰题材上,这是我们的责任。摄影技术是在法国发明的,又在其他几个国家继续发展。芬兰摄影在许多方面受到国际影响。一直以来,芬兰的所有摄影装备都是进口的。另外,早期在芬兰工作的专业摄影师都是从国外来的,在波罗的海周围比较大的镇子里,摄影师们就有来自德国、俄国、丹麦、瑞典和爱沙尼亚的背景。如今许多芬兰摄影师喜欢兼职在国外工作,由此带来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清晰可见。从国外搬到芬兰的摄影师同等地也为这里的摄影创作注入新鲜血液。还有就是我们的博物馆足够年轻,可以不像许多国家博物馆那样受“国家”这种浪漫但又排外的思想禁锢。对我们来说,“芬兰的”是实际操作的层面来谈的。

赖诺·皮耶蒂宁, 《皮耶蒂宁家族,1910年》,“奥托克罗姆”天然彩色相片技术。藏于芬兰摄影博物馆

Reino Pietinen, Family Pietinen, 1910"s, Autochrome. The Finnish Museum of Photography

芬兰摄影博物馆是“国家专项博物馆”,意思是我们负责收集,保存和传播关于整个芬兰摄影文化的信息。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虽然我们承担其中最主要的责任。我们和在其他芬兰博物馆或机构的所有摄影档案馆都有合作关系,其中许多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值得关注的影像类藏品。在保护、数码化和目录录入不同影像材料的同时,我们还为在其他摄影档案馆工作的专家提供培训和协助。博物馆非芬兰国有,具有独立基金会,但主要资金支持确实来自国家(教育和文化部)和赫尔辛基市政府。

什么样的摄影?

我们的典藏首先由各种照片构成,包括所有能获得的形式:印刷品、底片、幻灯片、传统技法、数码照片等,据现有估计在四百万件左右。底片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在典藏中可以定义为艺术作品的影像有大概一万件。为配合这些影像,我们有摄影相关文字书籍、杂志,以及纸本档案和数据库。最后,我们有一组与摄影相关的物品收藏,比如照相机和暗房设备。典藏中和摄影技术相关的物品有三千件。

佚名,《达盖尔银板摄影法:手拿书本和笔的男人肖像》,达盖尔银板摄影法。藏于芬兰摄影博物馆。

Unknown photographer: Portrait of aman with a book and pen. Daguerreotype. The Finnish Museum of Photography

为了照顾典藏,这个国家仅有的两个摄影类文保专家都在我们的博物馆工作。我们还有两个摄影师,他们也是摄影技巧方面和在不伤害藏品的情况下数码化各种摄影资料方面的专家。其他人则是艺术史学家或者文化史学家。

博物馆始建于1969年,由几个芬兰专业和业余摄影家组织倡议成立。博物馆收入的第一组影像藏品就来自于这些机构的档案和收藏,包括新闻摄影,商业摄影和前些年的重要影展照片,另外还有对摄影有奉献精神、有艺术志向的业余摄影家为了年度摄影比赛制作的照片。与其他国家不同,我们馆藏的受捐赠的物品大多创作于二十世纪下半叶。部分也是因为在战后大量老照片被不断发现的年代里芬兰几乎没有老照片收藏家,而在其他国家,比如瑞典当代美术馆(Moderna Museet 成立于1958年,现有在斯德歌尔摩市中心和瑞典南部马尔默两个展区)和挪威普罗伊斯博物馆(Preus Museum,1976年由挪威摄影师雷夫·普罗伊斯Leif Preus及其家人创办的私人博物馆。于1995年被挪威政府购得称为国家摄影博物馆。——译注)其藏品建立在由私人藏家捐赠的庞大的老照片基础之上。

早期芬兰摄影史保存在其他芬兰照片档案库中,比如地方博物馆和国家古董理事会。我们与这些机构是合作关系。重要的是芬兰摄影师可以被某个负责机构保存下来并使它向公众开放。

六、芬兰著名景点介绍

首先是艾斯堡大教堂,它是全城最古老的建筑了,是瑞典王国时期留下的建筑遗迹,与Hattula和Lohja教堂齐名,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80年,由一位艾斯堡的建筑师设计建造,是中世纪壁画的重要里程碑。

(开放时间是每天的10:00至18:00)

其次是Tapiola城市花园,优美的城市规划中布满了著名的建筑,是1952念一群芬兰的ing及建筑师共同合作的结晶,堪称芬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统筹创意的典范。另外Tapiola的商业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开放时间是每天的10:00至18:00)

最后还可以参观农庄博物馆,整个博物馆搭建在一处被考古发现的19世纪农庄和客栈的遗址之上,再现了古代艾斯堡居民们的生活原貌。(参观时间在9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这个开放季,每周二至周五为10:00-16:00开放,周日为11:00-16:00开放;在5月2日至8月31日这个开放季,每周二只周五为10:00-17:00开放,周六和周天为11:00-17:00开放) 另外还有水上乐园、努克西奥国家公园和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等名胜景点都不能错过。

[责任编辑:]